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有句话:答案在现场,一线有神灵。意思就是,只有经常在一线,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做出更对的决策。


        车建新深以为然。近日,红星美凯龙发布公告,企业的新零售升级,董事长兼CEO车建新准备撸起袖子自己干了。


        公告发布的当天,车建新在会议上对员工讲道:“我想和大家一起参与到互联网的管理、技能的学习上来,和各位一起做成中国最好的、最优秀的家居新零售。从今以后,红星美凯龙不再有线上团队线下团队之分,集团2万多名员工都是互联网员工。”


        这也意味着,红星美凯龙的互联网团队,将从原先的400人,变成2万人。


        同时,车建新也要求全体的管理人员走上一线,直接和消费者沟通,了解用户需求,体察用户痛点,以更好地提供服务。


        站到一线,亲身拥抱互联网,不断创新加速跑——这是车建新接下来的发力方向。听起来,也像是对中国万千企业家的忠告:生产制造领域正在向智能化迈进,零售流通领域也在探索新零售的命题,面对这个极速变幻的时代,谁都别当“甩手掌柜”了。

 

 

         创新成瘾,包括名字与墓志铭


        车建新对员工讲了很多,他甚至讲了自己的墓志铭:“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这么写:车建新是创新者,是时代的潮流者。”他对“创新”的重视可见一斑。


       有的企业家喜欢登山,有的企业家爱好唱歌,车建新没有别的嗜好,他不抽烟不喝酒,但是他有“创新瘾”,而且瘾很大。家居业祖师鲁班就是“创新成瘾”的,师承鲁班的他,每一件事情都在追求极致,都要做得比别人更好、更超前,不创新就觉得难受。


        他瘾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连名字都改掉。


        车建新原名实际上叫“车建兴”。之所以改“兴”为“新”,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时时刻刻牢记“创新”。


        建新。正如名字一样,翻开车建新的创业史,也就等于打开了中国家居业的创新史。他的很多创新之举,目前都被行业沿用至今。


        换句话讲,车建新身后的竞争者,有很多都是他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

 

 

        没有车建新,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家居行业


        红星美凯龙最初的起点是个小作坊。1986年6月,刚过完20岁生日的车建新,借了姨父600元开始创业。凭借精良的工艺,半年他打了7套家具,赚了1千多块钱。


        1987年,车建新接到的活越来越多了。这一年,他做了20套家具,赚了1万多元,整个常州都知道他这的家具好。


        1988年,车建新开了个门店,并首创订货式的服务。这一年,他接到500个订单,收到了50万元的订金,22岁的车建新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这相当于今天的5000万。他做了500套家具,生产效率提升了25倍,收到货的顾客也都很满意。后来,他把当年的600元还给了姨父,还另外送了2万元让姨父盖房子用。


        彼时,整个家居行业的业态大都是商品集贸市场,鱼龙混杂。1991年,车建新创新了租赁厂房经营的模式,他在常州创立了江苏省首家家居专卖商城,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前店后厂,集产销展示于一体,为行业建立了一套新秩序和新规则。


        1996年,车建新更是打造了“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的先例,他率先实施“品牌捆绑式”运作,像炼油一样,把好的炼出来,把差的淘汰出去,让整个行业步入了良性循环。


        1997年,肯德基在中国快速扩张。有次,车建新“赶时髦”带大女儿去吃肯德基,突然蹦出想法:肯德基能做连锁,为什么大市场不能做连锁呢?


        在当时,家居卖场大多是租人家建好的厂房、仓库、地下室,在老商业人眼里,做连锁是件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正是因为没有专门学过商业,车建新跳出了“套路”,开始另辟蹊径。车建新崇拜赵子龙、岳飞,特别是霍元甲,他的“迷踪拳”之所以厉害,就是不按套路出拳。后来,车建新就首创了家居连锁模式,把品牌打到了全国,这一做法至今被多个行业效仿。


       现在,路过一些小商品市场,车建新还都是充满感慨:“他们还都是20年前的样子,就是因为没有做连锁,没有在场景上做提升,没有引导商户提升品牌。”


       租别人的地方问题很多。想改也不敢大改,租期一到甚至随时都有被赶走的风险。1999年,车建新开创了“自己买地、自建商场”的模式,一举多得:第一,可以把最好的设计用到商场,提升品味;第二,到现在,红星美凯龙全国已有60多个核心位置的家居MALL,目前净资产已达到504亿元;最重要的是,这让红星美凯龙有了稳健根基,加上30多个在建的家居MALL,红星美凯龙即将实现“100座自建家居MALL”的商界新纪录,向“百年老店”的招牌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