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博物馆
入口
我们是新时代的受益者,却无法忘记上个世纪老合肥的点点滴滴......
欢迎来到合肥人的时光博物馆,在这里有专属合肥人的时光印记。
自此进入,定格时光......
·建筑馆·
上世纪50年代的长江饭店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长江饭店由上海市66家企业主投资创建,1967年转为国营企业。曾经作为合肥市地标之一的长江饭店,也曾是安徽省旅店业“头牌”的第一家综合性旅社,成为老合肥人心灵深处的回忆。
江淮大戏院
江淮大戏院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4835平方米,场内可容纳1400多名观众,安徽省标志性(徽派)文化建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观赏过文艺表演。(左图为1957年江淮大戏院,右图为1978年江淮大戏院)
80年代的“大钟楼”
"大钟楼"是合肥人的通俗说法,其实它的全名应该叫作"合肥长话通信枢纽工程"。"大钟楼"于1975年动工建造,于1980年12月投入使用,建筑总面积19547平方米,其中主楼14852平方米,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按规定八度设防。塔楼上有双层平台,安装微波天线,楼顶部设直径约4米的自鸣电钟4面,主机房楼为7层,层高5.1米,总高度37.5米。
1986年合肥四牌楼人行天桥建成
这是合肥市第一座人行天桥,2008年因长江路拓宽被拆除。尽管是拆除后改建成地下通道,那也是等于消失了。
又一簇楼群拔地而起
那些年的合肥处处都如雨后春笋般,一簇接一簇的楼群拔地而起......
工业馆
安徽丝绸厂
安徽丝绸厂是在1958年4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省商业厅筹建创办的,计划投资1152万元,是全国大型丝绸厂之一。据说,安徽丝绸厂是当时南七工厂群里较大的一座。
合肥啤酒厂
1993年创立的合肥啤酒厂,是多少老合肥人的回忆。还记的夏日的傍晚,一家子围坐在院子里,喝着啤酒,拉着家常......
当年的食品工业
还记得小时候的膨化食品,是除了“大白兔”外,最宝贝的“心头好”......
合肥肉厂万吨级冷库
老“合肥肉厂”早已经不在了,只是当年来自那里的香肠味儿,却叫人难以忘怀......
合肥叉车
展销会上的合肥叉车,当年也算得上是“合肥小骄傲”呢~
建设中的煤气工程
以前家家户户都烧着“煤球”,还记得那些年“烧煤”的日子吗?
农业馆
肥西农民的百亩耕地
在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中,肥西县高德明一家承包百亩耕地,一年收获粮食八万斤。
长丰县的"育珠大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长丰县农民王吉鹏的黄金年代,他承包了七十五亩水面,年纯收入可达五万元之多,堪称闻名全国的“育珠大王”。
蜀山养鸡场
怀念三十多年前纯天然、无添加的“老母鸡”和“土鸡蛋”......
四季青青
“It'slikespringalltheyear.”画册里对这张照片用这样一句话介绍,在大棚里,四季青青,大概是那个年代农民们最美妙的事了......
生活馆
人们的衣着越来越考究
空闲时去商场买上一套好看的衣服和一双合脚的高跟鞋,成为越来越多时髦女性的追求。(上图为服装公司举办时装表演;下图为年轻女性在商场试鞋。)
消费市场日渐繁荣
琳琅满目的安庆路小百货市场、合肥最大的百货商店、菜市场的早晨,这三幕无疑是老合肥人当年
购物买货的最真实写照......
家庭生活更丰富多彩
在家喝着“自制冷饮”、看着电视,端午节时全家动手,包起粽子.....那时,没有太多的电子产品,没有发达的网络科技,却有着当下最缺失的平淡美好......
合肥乐普生
对了,还有合肥乐普生。图为1998年元旦,乐普生夜景照。那时候的乐普生是丰富广大市民业余生活的重要场所。
文化馆
安徽电视台演播厅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台演播室的配置日益完善。
市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在地下人防工程中举办的书画展览
省博物馆的古象馆
职工们喜欢到工人文化宫去度过自己的周末
这是一间向左邻右舍义务开放的家庭文化室,主人是一位退休工人。
作为合肥文化名胜的逍遥津,当年还没有摩天轮和其他游乐设施......
·美食馆·“民以食为天”,欢迎来到“老合肥”的
美食馆......
徽菜
徽菜,是全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这一传统的烹调艺术,解放后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麻饼出炉
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统称为合肥四大名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合肥四大传统特产,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马蹄酥
马蹄酥是江淮名糕点之一,伸手合肥人的喜爱。
庐州烤鸭
庐州烤鸭是一道安徽的传统名菜。原系宫廷御膳
美食,明时流入豪门至民间。该产品选料严谨,加工考究,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教育馆
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那时候的童年很朴素,却也有着无穷情无尽的快乐......
少年宫
那时候,少年宫成了那个年代孩子们最潮的学习基地,里面开展的各项活动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
合肥一中
合肥一中作为安徽省重点中学,一直是合肥学子的骄傲,被人们誉为“大学生的摇篮”。
合肥二中的语言教学室
合肥二中是以外语和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其“语言教学室”在当时备受好评。
中学缝纫班
中学的教育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了,图为某职业中学缝纫班正在上课。
中国科技大学
1970年,中科大迁入合肥办学。如今,谈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总是少不了中科大的身影。图为中国科技大学的“同步辐射加速器”实验室。
关爱
政府千方百计挽救失足青年,图为歌唱家在少管所演出的场景。
交通馆
那时的合肥,路上车很少,人们出行的方式多为公交车和“二八”自行车,生活的节奏也不似今天这般快......
二八车
“凤凰”“永久”当年可都是合肥市民们的“心头好”,对父辈们来说,当年骑“二八车”的感觉,堪比开了辆豪车~
新落成的合肥长途汽车站合肥火车站
1997年新客站的通车运营,金字塔形的设计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合肥市城东。
2009年合肥火车站再次改建,斥资5亿元,新建了钢结构雨棚。然而,改造后火车站的标志性建筑钟楼却消失了......
骆岗机场
作为安徽省连接东西部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航空港,合肥骆岗机场在2006年正式升为国家一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2013年5月结束的那一天也是骆岗机场宣告停运的时间,取而代之的是合肥新桥机场。
合肥人的“时光博物馆”,是老合肥记忆的最深处,更是合肥新一代追根溯源的入口。
本次参观结束,请永葆初心,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