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肥GDP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045.72亿元,成为全国23个万亿城市之一,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2000-2020年,对合肥来说是真正意义上崛起发展的20年。这二十年来,合肥的发展速度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合肥让世界知道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合肥速度”!
图|2000年~2020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
合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总量不足亿元、
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
人口不足6万的“小县城”,
到今天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如今的合肥已经进入万亿俱乐部。
小编为大家特别梳理了安徽合肥近20年的
辉煌发展历程。
图|合肥政务区。来源@摄影师王牌
2000年
2000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325亿元。
2000年末,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3、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5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增长12.6%。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38.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04万人,农业人口295.14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34.47万人,非农业人口107.5万人。
虽然比上年增长10.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2.5和2.2个百分点。但是对于省会城市的合肥来说,GDP总量显然是不合格的,在全国所有城市的排名排到了80多名开外。说难听点的话,如果你不把排名表拉到最底下,你是找不到合肥的,根本毫无存在感。
接下来的合肥,一改过去低调、稳重的形象,合肥“赌”了一把,凭借着积攒多年的工业与科技基础,出台了一系列看似激进的措施:大建设、大拆违、大招商。
2000年2月,经开区(全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设有合肥出口加工区、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和新港工业园三个园区,现辖高刘、海恒、锦绣、莲花、芙蓉、临湖六个社区(街道)。
图|合肥经开区。来源@摄影师王牌
2000年5月9日,在全国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宣布增补合肥等城市为科技兴贸重点市。由清华大学党委推荐,省、市委组织部议核,合肥市从清华大学选调优秀博士生王崧(百度百科了解到:现任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局长)、王厚亮(百度百科了解到:现任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担任正县级职务,《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作了报道。
2000年11月10日,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列入“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2001年
2001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363.4亿元。
2001年末,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4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0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6.3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5亿元,增长12.5%。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42.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81万人,农业人口295.14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37.95万人,非农业人口110.71万人。
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从2001年起,合肥市委、市政府开始研究制定行政区划调整方案。2001年9月,按照“有利发展,便于管理,不增机构,保持稳定”的原则,合肥市提出了区划调整的初步方案。
初步方案内容预计将原来的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和郊区分别更名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调整后的市区面积扩大了76.36平方千米,人口增加4.62万人。
图|合肥滨湖中翔城附近。来源@摄影师MR.D
2001年11月18日,天高气爽。在经开区翡翠湖畔,蓝天下12只巨大的气球下悬挂的巨幅标语迎风飘扬,“合肥大学城暨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翡翠湖校区)奠基典礼”两行大字分外醒目。这一天,被无数人铭记,一座大学城拔地而起。
随着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的奠基,合肥大学城建设拉开了帷幕。20世纪后期,应合肥发展需要,合肥地区高校开始向南迁移,最终在翡翠湖为中心的地区开始建设各大高校,形成了现在的“大学城”。至今,已有十余座高校在大学城安家落户,超过20万师生怀揣梦想在这里相聚。
2002年
2002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412.4亿元。
2002年末,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12.4亿元,按可比格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06.7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5.9亿元,增长1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265元,比上年增加1008元。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48.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54万人,农业人口294.54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46.52万人,非农业人口117万人。
2002年2月10日,合肥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国务院批准。
2002年3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出台市委3号文件,区划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后的市区面积扩大了76.36平方千米,人口增加4.62万人,原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和郊区分别更名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
图|合肥包公园。来源@摄影师MR.D
2002年3月15日,淮河路步行街获国家首批命名的“
购物放心一条街”金色铜匾。其实,早在1993年,合肥市政府实施淮河路改造项目;1996年12月,合肥百大鼓楼始建;1998年,合肥市政府对淮河路东段的拓宽改造;2000年,淮河路步行街增添街头雕塑。这一系列改造让步行街形成了集
购物、旅游、文化、休闲、餐饮等一体化的现代文化商业步行街。人们称这一系列改造为画龙点睛之笔!
图|2019年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来源@
安徽生活网实拍
2002年5月28日,合肥科技馆正式对市民开放;自开馆以来,现已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新兴的旅游基地,名列合肥市“十大建筑”,成为合肥“科教城”新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合肥参观旅游的新热点和新亮点。
图|合肥科技馆(2002年摄)。来源@合肥市志
2003年
2003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477.78亿元。
2003年末,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77.78亿元,按可比格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因灾减产,实现增加值40.81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238.33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98.64亿元,增长13.8%。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18万人,农业人口296.48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55.87万人,非农业人口124.99万人。
2003年合肥西南部被规划为政务新区,荷叶地鱼塘挖掘连片修建,并改名为天鹅湖;如今的天鹅湖已然成为了合肥人游玩好去处,每逢周末节假日,大部分人都会带孩子来玩。
图|2003年修整中的天鹅湖。来源@资料图片
2003年3月30日,合肥叉车进入世界10强。合肥叉车的前身是合肥重型机械厂,于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重型机械行业“8大8小”企业中,曾排在“8小”最末位。后合肥叉车率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了堪称“亚洲第一线”的叉车总装线。据悉,目前世界著名的叉车企业全部登陆中国,世界年产叉车55万台中有1万多台来自我市,占据了2%的市场份额。
2003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的第一个子项目,并正式运行。
2003年,原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及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批复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图|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来源@安徽生活网实拍
2003年年底,安徽生活网成立,这一天,一颗新星就这样冉冉升起了,成立至今,安徽生活网经历了17余载的发展,从一个合肥本地的团购网站,一步步的成长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新媒体行业的领头羊!17年来,安徽生活网和合肥一起共同成长,记录着这座城市发展的点点滴滴,致力于为合肥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图|来源@安徽生活网实拍
2004年
2004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589.7亿元。
2004年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9.7亿元,比上年净增104.74亿元,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16.6%;第二产业增加值297.2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238.5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为9.16:50.4:40.44。
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44.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8.96万人,农业人口275.72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63.52万人,非农业人口135.77万人。
2004年1月7日,合肥兴泰信托投资公司揭牌,最新注册资本为48亿元,总资产36亿元。该公司是安徽省首家获得重新登记的信托法人机构。
2004年7月27日,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名称为“合肥三洋”。该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准上市的中外合资家电企业。
2004年11月27日,“中国(合肥)科学城”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举行开工和揭牌仪式。“中国(合肥)科学城”规划占地约47平方公里,已准备投资总额140多亿元、40多个项目。
图|安徽科技专题报道。来源@资料图片
2005年
2005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853.57亿元。
2005年末,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53.57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国、全省增幅7和5.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2.50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2.69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400亿元,达到418.38亿元,增长16%。
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55.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4.91万人,农业人口270.79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75.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28万人。
2005年5月,安徽省政府委托合肥工业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提出巢湖部分或全部并入合肥方案。
2005年6月8日,宁西铁路合肥至六安段正式开通快速客运列车。
图|行驶中在宁西铁路的快速客运列车。来源@资料图片
2005年7月28日,“中国环游”安徽紫蓬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暨环保荣誉骑行活动在合肥举行。据了解这次活动一共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12支队伍在安徽紫蓬山进行四个赛段的比赛。随着当日9点30分,发令枪响,环保荣誉骑行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这也正式打响了合肥国际化赛事的第一枪!
图|“中国环游”安徽紫蓬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比赛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2005年8月29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动员大会在安徽大剧院举行。《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于当月17日获得通过。
2006年
2006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1073.86亿元。
2006年末,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千亿大关,达107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创近10年来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1.76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0.59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1.51亿元,增长13.7%。
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69.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16万人,农业人口273.69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93.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54万人。
2006年5月,合肥钢铁厂并入马钢(合肥)钢铁有限公司。
图|马钢(合肥)钢铁有限公司。来源@资料图片
2006年6月,合肥骆岗机场正式升格为国际机场,这一天在合肥人心目中可以说是很牛气了。(曾经的骆岗机场是合肥的空港门户,是全国距离市中心Zui近的机场,机场跑道长3000米,全宽60米,可供波音767同类及其以下飞机起降,年设计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开通中国国内航线30多条。)
图|合肥骆岗机场。来源@资料图片
2006年11月15日,滨湖新区正式启幕,合肥迎来了史上Zui大规模的建设时期。
图|合肥市“141”城市空间规划图(2006年)。来源@中安在线
2007年
2007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1334.2亿元。
2007年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334.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02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651.20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602.98亿元,增长13.8%。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78.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3.73万人,占总人口的42.5%;农业人口275.17万人,占总人口的57.5%;市区年末人口198.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38万人。
2007年,合肥市政府以地方财政收入的30%投资了京东方。参考2007年合肥市政府的财政收入数据,2007年合肥市财政收入仅为2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刚过100亿元,原定60亿到90亿的投资,意味着合肥市政府最初已打算拿出全部家底,而最终以30亿投资京东方,也占2007年合肥市地方财政收入的30%。
图|京东方。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
这一举动也成为了网友口中疯传的“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合肥市政府,2007年,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亿。”
2007年底,马钢(合肥)公司污水处理项目试运行成功,清水回流,循环使用,占全市总量51%的工业污水排放戛然而止。同时,马钢(合肥)公司“吨钢水耗”降到6吨,同比减少三成以上!钢花灿烂,效益红火,这是合肥经济发展“好字优先”的一个剪影。为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008年
2008年,合肥GDP国内生产总值1664.84亿元。
2008年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66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5.2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834.92亿元,增长21.7%,其中工业增加值654.92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724.72亿元,增长13.3%。
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486.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83万人,增长1.6%。其中,市区人口203.49万人,增长2.6%;非农业人口210万人,增长3.1%。
2008年1月11日到14日,胡锦涛来到安徽省考察工作。四天里胡锦涛先后到芜湖、阜阳、合肥等地。期间,胡锦涛专门来到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义仓社区考察。
2008年2月5日,做为合肥市第一座高架桥——金寨路高架桥竣工通车。合肥的大动脉已经打通,畅通给市民带来惬意生活。
图|金寨路高架桥。来源@资料图片
2008年4月18日,一个注定要写进中国铁路史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第一条时速达250公里的客运专线、安徽第一条高铁线——合(肥)宁(南京)铁路开通运营。
图|行驶中合宁高铁。来源@中安在线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于在北京举办。5月28日奥运跳水冠军李娜从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出发,开始了合肥市火炬传递的第一棒。
图|传递合肥市火炬第一棒的李娜。来源@资料图片
2009年
2009年,合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2102.12亿元。
2009年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1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6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98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5亿元,增长12.4%。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户籍总人口491.43万人,比上年增加4.6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8.58万人,增长2.5%;非农业人口213.7万人,增长1.8%。
2009年3月30日,合肥—首尔国际航线开通,结束了安徽没有国际航班的历史。同年9月,东航安徽分公司开通了合肥——台北(桃园)直航定期航班,这也是安徽省开通的首条飞往台湾的航线。
图|合肥—首尔国际航班首航仪式。来源@合肥年鉴
图|中国东方航空。来源@合肥年鉴
2009年5月13日,世界首个对安全通信距离超过200公里量子保密通信在中国科技大学完成,感觉好神秘高级的样子。
图|世界首个对安全通信距离超过200公里量子保密通信在中国科技大学完成。来源@合肥年鉴
2009年8月,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开工,合肥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地铁离我们越来越近。
图|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开工典礼。来源@合肥年鉴
2010年
2010年,合肥GDP国内生产总值2702.5亿元。
2010年末,全年生产总值(GDP)27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57.6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1112.3亿元,增长12.7%。
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户籍总人口494.95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4.37万人,增长2.8%;非农业人口215.84万人,增长1.0%。
2010年1月23日,合肥公交集团开通18路公交线。神州大地的首条纯电动公交示范运营线路在安徽合肥投入运营。
图|安凯纯电动车公交车在合肥路上来源@安凯客车
2010年5月16日~26日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举行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简称“四体会”。全国体育大会是与全运会、城运会并列的全国三大综合性运动会之一,是我国非奥运项目最高水平赛事。很多小伙伴没听说,是因为该赛事在2013年起取消举办,而在合肥举办成为最后一届全国体育大会。大会设置了健美操、围棋、象棋、拔河、龙舟、轮滑等34个群众喜闻乐见的竞赛项目。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各行业体协共56支代表团、约3万名运动员将参加此次盛会。
图|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合肥举行。来源@新华社
2010年,京东方六代显示屏投产后一举成功,这是一个转折点,合肥制造业完成了转型,如今,合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
2010年7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合肥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位于经济开发区南部的新港工业园,规划面积1.42平方公里。未来开发区将围绕出口加工区以及派河港建设大港口、大物流、大型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业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2010年12月23日,合肥包河万达广场盛大开业。这是大连万达在合肥开业的第一个万达广场,据了解,合肥目前已经有天鹅湖万达、包河万达、瑶海万达、滨湖万达(现已改为融创茂)、巢湖万达、北城万达共计6座万达广场。还有两家万达百货(分别合肥天鹅湖店与合肥包河店,前者开业已有7年,后者更是长达9年。),不过在2019年5月15日,苏宁易购宣布,接手万达百货的37家门店将正式更名为苏宁易购广场并将其打造为智慧零售广场。
图|合肥包河万达广场开业剪彩仪式盛况。来源@万达广场
不是说好的20年吗?怎么只有10年?
欲知2011-2020年,
下一个十年如何?
请敬请关注下期精彩!
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