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新征程】宛言: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强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者,万世之本也。”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民生,是发展中最大的议题。改善民生,是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五年来,一系列顶层设计、一项项改革举措,无不紧紧围绕“人民”二字。
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强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报告32000余字,“人民”二字出现的次数高达203次,次次催人奋进,次次直抵人心,激发出13多亿人民的强烈共鸣。
我们党只有“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心中有民,才能成为让群众暖心的“老铁”。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已经证明,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成长”时,人民是真正英雄;党“壮大”后,人民是坚强后盾。共产党人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无论什么时候,必须始终与人民手相牵、心相连。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坚守人民立场、永葆赤子之心,“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边”,群众才会始终相信你、拥护你、支持你。永远牢记一句话:“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你在一起。”
我们党只有“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心中有畏,才能赢得群众真心的“打call”。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人不知敬畏,则天不怕、地不怕,结局往往就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怕”,就是敬畏。“人民是创造历史、成就梦想的伟大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心存敬畏。有敬,才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有畏,才能永保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敬有畏,做人有人品,才能用心、用情、用力工作;有敬有畏,当官有官德,才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党只有“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心中有责,才能让群众“走心”且“足够相信”。
责任重于泰山,担当诠释忠诚。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扎根人民、为了人民的历史。今天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牢记,“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始终是要为人民做事的。过去如此,今天一样,将来也是。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心中有责、敢于担当,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完成的人生课题。心中有责,才能在不踩“黄线”,不越“红线”的前提之下,不等不靠,敢于拍板,敢抓敢管;心中有责,才能做到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做人民意志的执行者、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段深情的告白犹在耳边回响;“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再次向人民作出了新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