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合肥城市防汛进入全天候备战状态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昨天下午,记者从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目前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近日,我省再度迎来了强降水。受上游来水及区间降雨影响,昨日安庆长江水位一天上涨43厘米,池州长江汽渡也受此影响,今起禁航。昨天下午,记者从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目前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受上游来水及区间降雨影响,目前我省长江干流汇口站、大通站已超警戒水位,预计今日大部分江段将超警戒水位。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5日前,主雨带仍稳定在沿江江南,防汛抗洪形势日趋严峻。根据《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省防指决定自7月3日15时起,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Ⅳ级提升为Ⅱ级。
6月30日以来,我省沿江一带遭受大暴雨、特大暴雨的袭击,受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共同影响,我省长江干流水位快速上涨,今年长江干流第一号洪峰已在中游形成,正向下游推进,预计今天我省长江干流大部分河段将超警并继续上涨,长江干堤和江心洲、外滩圩防守压力逐步加大。
综合气象、水文分区数值预报结果和当前水情来看,入梅以来,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多次发生强降雨过程,特别是皖南山区土壤已经饱和,再遇持续降雨,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另外,目前沿江湖泊圩区已无自排条件,加之长江干流水位偏高的状况将维持一段时间,沿江圩区排涝压力加大。
据分析,目前我省雨水情主要呈现出雨区稳定少动,局地降雨强度大,长江干流水位快涨并将全线超警、中小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反复超警等特点。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7月2日22时,安庆、铜陵、池州3市8县(区)共有12.8万人受灾。
安庆长江水位一天上涨43厘米
7月3日8时,长江安庆站水位达16.49米,比7月2日上涨了0.43米。长江安庆站水位较14.20米的设防水位高了2.29米,距长江安庆段16.70米的警戒水位仅差21厘米。目前,安庆城市防洪景区已经封园,为防止内涝,安庆城区城市防洪墙的部分通江闸口已放下闸门。
据安庆市气象部门称,预计到本旬末,安庆市多阵雨或雷雨天气,雨量分布不均,其中旬末降水较明显。市防指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将关注短时强降水可能诱发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及城镇短时内涝等次生灾害。目前,全市各地紧急转移安置危险区域人员。截至7月3日8时,全市转移人口725户2037人。
受7月1日特大暴雨及机场周边山洪暴发影响,安庆天柱山机场候机楼及站区内涝严重,候机大厅进水10cm左右,站区外部水位最深处达1m,机场电力、网络中断,导致安庆天柱山机场在2日一度临时关闭。
灾情发生后,安庆机场方面全力开展场区内部排涝抢险,对候机楼和站区积水进行疏通清理、对低洼槛道进行沙袋垫高、对设施设备进行逐一检查恢复,同时做好延误旅客的安抚和后续航班处置工作。机场已于2日晚上恢复通航。
池州117座水库溢洪长江汽渡今禁航
记者从池州市防指获悉,6月29日20时-7月2日11时,全市各站降水均超过100毫米,其中有15站超200毫米,最大降水量在东至官港镇许村,达到286.7毫米。7月2日8时,长江池口站水位14.65米,比前一日涨0.56米,低于警戒水位0.35米;全市205座水库水位超汛限,117座水库溢洪。
目前,池州各县区通过山洪灾害防御预警平台、预警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和组织广大群众做好防范工作,及时转移沿河低洼地区、山洪地质隐患点等危险地区群众。
同时,由于池州市九华山景区持续降雨且雨势较大,辖区部分路段出现地质松动,为确保安全,九华山风景区公安交警部门在7月2日18时开始对盘山公路实行全封闭管制措施。直至昨日早晨6时,解除封闭。
记者从池州长江汽车轮渡管理所了解到,在长江水位达到15米后将实施禁航。因此,池州长江汽车轮渡从7月4日开始禁航,敬请广大司乘人员谅解和绕行,通航时间另行通知。
合肥城市防汛进入全天候备战状态
记者从合肥市防洪办获悉,随着梅雨季节到来,主城区防汛已进入全面备战状态,应急车辆、设备人员均执行24小时值班制,当气象部门发布天气预警时,要按照预案要求提前定点待命。如果今夏城区出现内涝点,新型的“龙吸水”泵车将派上大用场,可以更快地实施抢排,减少道路积水时间。
“龙吸水”泵车是一种先进移动排水设备,外表如同变形金刚般,是个庞然大物,机动性很强,每小时的最大排水量相当于排走一个游泳池的蓄水量,抽水能力和深度都超过了普通的排水设备。该泵车自带动力设备,无需另接电源,操作简便快捷,主要用于城市内涝、村镇低洼区域排水,抢排效果显著。
在主城区还有一些易涝点需要花时间去整治,包括蒙城路永淮大桥、淮北路荣城花园小区附近、淝河路家乐福附近、天柱路与海关路交口等多处区域。对于这些未完工的易涝点,防洪办要求按照“一处一策”的要求,编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应急队伍、设备、物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今年汛期安全度汛。
下一步,防洪办将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联动,密切关注天气和雨情、水情、汛情,积水预警,积极应对。强化巡查、值守和应急措施,严格执行下凹式立交(地下通道)和重点易涝区域“一桥一组、一处一岗”定人定岗值守,应急设备、人员随时待命,及时处置积水内涝。加强督查,确保人员、设备到岗在位。加快下穿桥电子水尺、视频监控等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在城市防洪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市、区信息共享,互联互动。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