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到2020年将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实施学区集团化办学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到2020年,56人以上大班额有望基本消除;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向乡村初中倾斜,更多的农村娃有望上好学校……
到2020年,56人以上大班额有望基本消除;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向乡村初中倾斜,更多的农村娃有望上好学校……
日前,安徽省《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我省有望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班级人数
56人以上大班额在2020年基本消除
我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控制和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力争到2018年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意见》称,我省将以消除城镇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大班额、控制起始年级班额为重点,统筹“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实施学区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统筹学区划分,合理分流生源,加快消除大班额。
此外,未来几年,我省还将加快建设城镇学校。
指标到校
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向乡村初中倾斜
针对农村教育质量不高的现状,我省将在建设好乡镇和中心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同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因撤并学校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县级人民政府可采取提供校车、增设公交线路、供应午餐、增加和完善寄宿设施等措施妥善解决。
我省还将组建城乡学校联盟,促进城乡学校、教师协同发展。全面提高乡村校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利用在线课堂等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示范高中招生到校指标分配方面,未来将向乡村初中倾斜,引导学生就近入学。
乡村教师收入
乡村教师收入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
《意见》称,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将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
我省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无校籍”管理。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严禁各种形式“吃空饷”。
对于扎根乡村的乡村教师,我省各地将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全面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落实并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原则,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