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联榜样说第36期 | 李亮:把公益当事业来做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十一年如一日,他带着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将爱心播撒在弱势群体心中。
编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笔从戎、以身许国;现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五四”,是奋斗的号角;榜样,是青春的华章。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青春之名担当奉献,用奋斗之路书写无悔人生。安徽省青联按照全国青联部署,动员各级青联组织,联合多家媒体单位重磅推出《青联榜样说》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身边各行各业的青年榜样,细数他们负重蝶变的耀眼青春。 人物简介 李亮,男,汉族,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蒙城县爱心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五星志愿者,亳州市青联委员,亳州市青年宣讲团成员,共青团安徽省第十三届团代会团代表。 在亳州市蒙城县,有太多与李亮相关的词语,“志愿团队‘领头羊’”“蒙城县爱心使者”“专注公益的‘傻小伙’”,等等。李亮,一个土生土长的亳州蒙城人,既是蒙城县爱心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也是受助孩子眼中的“爱心使者”、孤寡老人眼中的“好孩子”。十一年如一日,他带着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将爱心播撒在弱势群体心中。 爱心开始萌芽——“网聚”青年志愿者 “当初刚好到城关镇办事,巧遇了当时的团委书记李飞,他了解到我是当地论坛的版主时,就建议我利用这个平台成立一个网络互助组织,从而开展一些凝聚青年的活动。”在时任城关镇团委书记李飞的建议下,再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分析,李亮决定将共青团和网络结合起来。 二话不说,说做就做。2010年7月,李亮在自己创建的“今日蒙城”网站上设立网络团支部的申请,得到了蒙城县城关镇团委的批准,并上报备案。“在那个年代,网络这一名词还是很时尚、新颖的,利用网络开展团建和青年志愿者工作那更是新鲜得很。”回忆起创办“网络团支部”的经历,李亮感慨道。 最初,一个李亮,一部电脑,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民居,几乎是蒙城县城关镇网络团支部的全部,不少人都疑惑,“没有资金、专业技术设备,仅靠那随手拎、随身带的一台小电脑能管用吗?”然而,事实证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文明创建、扶危济困等公益活动,的确是一次行之有效的探索。 如今,李亮的志愿者团队不断壮大,登记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千人,并先后与30多家当地企业、16家外地大专院校,以及亳州市境内的30多家团组织建立了网络动态联系互动。网络平台链接传递了无数人的真诚和爱心,该团队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爱心持续发酵——成立蒙城县爱心协会 近年来,该爱心协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情暖童心圆梦微心愿”“中华公益小记者”“助力折翼天使展翅飞关爱贫困服刑人员子女”等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特殊人群的品牌志愿服务行动,已成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队2支。同时,打造“一把剪刀温暖一座蒙城”爱心义剪品牌活动,组建“青春战疫Tony突击队”1支50人。 “其实,做公益,贵在用心,贵在坚持。”在李亮看来,坚持、付出就会有回报。2010年10月起,李亮带领青年志愿者们多次到当地福利院、敬老院开展“送温暖、送文艺、送爱心”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各类生活物品价值40万余元。现在,大家常常能听到老人们自豪地说:“谁说俺们没有儿女,李亮和志愿者们就是俺们的孩子!” 截至目前,李亮和他的团队利用身边资源,所募集爱心物品、资金总价值400余万元,慰问帮扶孤寡老人、贫困留守儿童近千人,“爱心送考”活动服务高考学子近万人,开展社区公益课堂及便民服务300余次,志愿者服务总时长达7.6万多小时……这些数据,是他十余年的青春故事集,更是他和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一朝入公益,终身志愿者。与其把时间用来打麻将、玩手机,还不如做公益。”如今,做公益已然成为了李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周末,他至少都要抽出半天时间来做公益,或是关心弱势群体,或是参与文明创建,等等。 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后退、永向前,这就是李亮。他,仿若一个文化符号、一种精神导向,感动、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用善举回馈、温暖社会。 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安徽频道、人民数字安徽、安徽青年报、安青网、中国网韵动安徽、安徽生活网、安徽校媒联盟、安徽新媒体集团、万家热线、合肥论坛、合肥日报、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合肥点聚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淮北日报、宿州电视台、滁州市广播电视台、六安交通音乐广播、宣城市广播电视台、安徽启蒙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皖江论坛、黄山市民网络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安徽皖云传媒、中国公益新闻网、公益中国网、六安城市网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