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合肥市庐阳区在全省率先打造的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正式启用。该平台系统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了救助资源和信息的互通共享,让数据多走路、让困难群众少跑腿,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从而提高社会救助制度规范化、科学信息化水平,着力在推进兜底保障建设中筑牢民生底线,实施精准救助。
 
  打破壁垒实现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互通
 
  据了解,庐阳区此次设计建设的这个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系统,统筹了全区民政局、人社局、卫计局、残联、工会等14个单位52项社会救助资源,基本实现了各项救助制度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整合“碎片化”救助资源,完善救助体系,畅通救助渠道。
 
  平台由困难群众数据库、贫困指数量化排名、“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主动发现、救助发放、自助查询服务、决策分析、大屏数字监测八大子系统构成,同时,外延已与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合肥市“一站式”医疗救助平台、合肥市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纵向连接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横向连接庐阳区社会救助体系相关职能部门的救助网络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立体覆盖”的社会救助新格局。
 
  移动APP实现“零距离”救助服务
 
  该系统结合“互联网+”,将社会救助信息化工作延伸至村(居)一级,村(居)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APP帮助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申请人代申请各类各项救助,并协助落实,跟踪跟进办理过程,打通了社会救助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困难群众享受“零距离”的救助服务。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等均可依托APP移动服务平台,将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通过APP上报,以便于主管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
 
  通过前期的试运行,目前,该平台已收入救助信息三万多条,另外平台主动发现机制的微信公众号“庐阳救助”也同时对外发布,从而增强了社会救助工作的主动性、准确性、便捷性和智能性。
 
  过去五年,全省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记者从省有关部门获悉,过去五年中,全省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困难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截至2015年底,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为453元/月、272元/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2%、19.6%;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达到月人均217元和387元,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58%和91%;“十二五”期间,我省医疗救助共惠及1777万人次,支出资金50.9亿元,重点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救助比例达到70%;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27.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6.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8.2万人;全省共资助普通高校、中职学校、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学生7216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406.6亿元;全省共完成88.6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对符合条件的城镇住户救助家庭优先给予保障,依申请应保尽保。社会救助成效逐步显现,更多的困难群众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